到目前为止,我们为什么还没有与中国领导人谈?拜登:不是没有对话,而是没有机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美国总统拜登在7日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面向国家”专栏播出的一次采访中首次讨论了“他为什么不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讲话”,并详细阐述了中美关系。 拜登说:“没有机会进行对话,没有对话”,他强调,他在习近平担任副主席期间与他举行了二十四小时的私人会谈,“我知道他很好”。
图片说明:美国总统拜登新华社
目前,拜登已与北约主要盟国领导人以及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交谈。 何时与中国领导人通话吸引了很多关注。 “不是我不想要它,而是我没有考虑它。”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沉毅用一句话总结了他对拜登讲话的印象:“我没想说什么,也没想做什么。 ”
塑造坚强的形象
“我们不需要发生冲突,但是竞争将会非常激烈。” 拜登说:“我不会喜欢特朗普……我们将专注于国际比赛的规则。”
拜登还说,他非常了解习近平。 拜登在2009年至2017年担任副总统期间曾两次访问中国,并参加了习近平主席对美国的访问。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秘书长刁大明认为,拜登的“不冲突”是两国关系的理性和务实的表达,但“非常激烈的竞争”却有意创造内部的坚强形象。
拜登4日发表了他的第一份外交政策演讲,称中国是美国的“最严重竞争对手”,但他表示,如果符合美国的利益,他将准备与中国合作。 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认为,拜登已明确表示他的中国政策将与特朗普有所不同,但与国务卿布林肯等人的先前讲话相比,“没什么新鲜的。”
执行压力测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交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chi在6日的任命中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进行了电话交谈,但措辞有所不同的新闻稿。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接受CNN采访时说:“我们在新闻稿中看到的是美国力量的榜样,而不是榜样的力量。说出强硬的言语或手段来强硬。外交政策不是正确的外交方式。美国显然需要表现出相互尊重,表现出诚意和善意。”
在远离特朗普的同时,他继续表现出对中国的实力。 这是拜登对华政策的两个方面,也反映了拜登受到各种力量的束缚和立场不可靠的反映。 美国民意调查显示,自从新王冠流行以来,对中国感到反感的美国人比例已达到过去15年来的最高水平。 这与前总统特朗普煽动反华密切相关,也是美国反华势力和鹰派的结果。
刁大明认为,拜登在出台包括对华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之前,将进行“压力测试”,以测试各方的反应并及时做出调整。 拜登的外交团队显然有想法,但是他们需要观察华盛顿的主流和盟友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其政策。 拜登表明,中美关系足够重要,但显然它们也承受着相对较大的国内压力。”
沉怡还认为,拜登的声明显然受到国内限制。 “一方面,民主党在参议院的优势并不明显。2022年中期选举是拜登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拜登知道美国的许多内政和外交事务都需要进行重大调整,但他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声望继续前进。这反映出美国内部缺乏政治共识,而且他的个人政治地位薄弱。”
迎合“政治正确性”
拜登的压力测试不仅针对家庭。
“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打击小组5日从印度洋驶入南海,“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于同一天未经许可闯入中国的西沙领海。
日本媒体8日报道说,美国已与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联系,讨论举行四国网络峰会的事宜。 预计头等大事将是“响应中国”。 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同意,但是会议能否顺利举行取决于印度,印度在其对华政策上与其他三个国家保持微小距离。 美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四个国家的框架被美国视为印度太平洋战略的基础,这与拜登所称的“非常激烈的竞争”相吻合。
早些时候,布林肯在与菲律宾外交大臣交谈后发表了讲话,强调了《美国-菲律宾相互防卫条约》的重要性以及该条约在遭受武装力量攻击时的适用范围。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葛来义说,这是美国向印太地区各方发出的信号。
但是,中国致力于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中国海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对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定位并非没有期望。 在沈毅看来,所谓的“非常激烈的竞争”不过是符合美国政治正确性的言论。
新民晚报记者杨一凡
编辑:赵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