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要付钱吗? 根据《支付百科》的报告,2月7日,华为收购了一家有执照的支付机构迅联智支付,并接管了迅联智支付的相关公司的职能。 有关程序仍在进行中。 此外,华为正在招聘大量的支付业务相关职位。华为进入支付领域的可能性很高。
访问:
阿里云“暖到云”主题活动3000万补贴助中小企业突破寒冬
作为硬件制造商,为什么华为要付出这么高的价格,以至于不能从销售手机中赚钱?
竞争付款许可证
到了2020年,“第三方支付许可证”这个词一次又一次响起。 拼多多,字节跳动,携程和快手等互联网公司去年都获得了支付许可证。。 甚至新秀Bilibili也在12月份完成了诸如“ bilibilipay.cn”之类的支付域名的注册,并已开始招聘支付领域的工程师。
公司渴望获得付款许可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的稀缺性。 根据@摩波斯商评的统计,自2015年以来,支付许可证显示出“只能退出但没有进入”的情况,目前仅剩233个支付许可证。 为了进入支付领域,公司只能通过合并和收购持有支付许可证的公司来获得资格。 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未来的第三方支付审查将变得更加严格。
为什么付款许可证如此重要? 让我们从最简单的手续费入手。 当访问支付宝和微信等支付渠道时,每个公司都需要支付一定的渠道费用。 以支付宝为例。 它的非特殊产业比率是0.6%,特殊产业比率(主要是游戏部门)是1.0%。 对于任何一家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公司来说,这都是不小的成本。
除了手续费,支付宝和微信的实力还将使其他互联网公司“受制于他人”。 根据艾瑞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tenpay)已经达到了约95%的市场份额,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现在,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腾讯和阿里的实力使每家公司都必须提防。 没有人希望他们的付款系统由另一人控制。例如,Kuaishou和ByteDance的带有商品的大型直播直接将短视频软件拉到了电子商务领域; 早已获得付款许可证的小米,也在大力推广其小米金融(现为天兴金融)。
支付许可证无疑是有吸引力的。 在9月份获得付款许可后,BYTE迅速在四个月内完成了商标和付款系统,并推出了小额信贷等各种金融产品。 “斗音支付”在斗音独家春节联欢晚会的红包之前于10月推出。 可以预见,豆阴一定会利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独家流量,吸引用户绑定豆阴,通过打折等方式付款。
除了获得渠道佣金外,获得付款许可后,公司交易的财务风险也更加安全。 由于没有支付系统,因此许多公司会委托其他平台来结算资金。 由于账户期的原因,资金池是间接形成的,存在信息泄漏的风险。 2017年,尚未获得付款许可证的携程旅行网违反了礼品卡(私下出售以礼品卡为载体的预付卡),非法资金池达到数百亿美元的规模,引发监管风险。
可以说,对于已经迅速发展并且想要进入支付领域的公司来说,支付许可证是必需的。华为的支付业务潜力巨大。 去年,华为在金融领域开展了商户托收和华为卡等业务。 发放支付许可证可以使华为的业务更加闭环。
华为的防御方法
但是对于一家雄心勃勃的公司华为来说,支付许可证不仅仅是一场“防御性的战斗”。 当华为支付在2016年推出时,当时华为云服务部门总裁苏洁表示,公司应该具有边界意识,支付不是华为的领域。 如今,华为的“面子”也表明,华为不仅将进入金融领域,还将进入硬件领域,还需要一种支付系统来护送它。
与五年前相比,华为已从消费端扩展到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手机用户的规模和消费能力也在迅速扩大。 在2018年华为Pay推出两周年之际,华为发布了一系列数据:与2017年同期相比,2018年发行的华为Pay卡数量同比增长300%,交易量增加同比增长350%,交易数量同比增长400%。 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华为支付还承担了开放领土的重要任务。
小米在金融市场的活动无疑是华为获得金融许可证的“催化剂”。 根据36Kr的调查,小米金融已经涵盖了许多金融业务许可证,例如第三方支付,在线小额贷款,虚拟银行,保险经纪人,商业保理,融资担保和消费金融。 去年6月,小米在香港成功开设了一家虚拟银行,还推出了关键互助计划等金融产品。 由于用户规模的扩大,尽管小米和其他消费者制造商不是社交和电子商务巨头,但它们也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有经验。
华为的客户群无疑比小米更广。 根据企鹅智库的数据,华为用户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小米,在国内手机市场中,华为的品牌忠诚度也最高。高端电话已经成为国内年轻人更换电话的首选,他们将更多地使用分装行业。服务。华为拥有大量高净值客户,以及年轻人的分期付款消费习惯,这使华为看到的财务增长空间不亚于小米。
对于华为来说,它在消费市场上仍然具有巨大的想象力。 通过“ 1 + 8 + N”战略,华为不仅在智能家居和物联网业务上全力以赴,还力争进入汽车市场。 如果华为之前宣布的激光雷达技术是正确的,那么自动驾驶汽车的成本将是:通过减少空中成千上万美元,华为将覆盖所有家庭+旅行的消费场景,支付系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硬件领域实力
尽管华为尚未在支付领域迈出下一步,但肖磊认为,华为对支付许可证的获取反映了硬件巨头全面进军生态领域的决心。利用专有硬件的用户,然后使用软件进行跟进,是华为和其他公司克服互联网业务障碍的关键。 移动互联网的软件和硬件之战可能已经到了关键的战斗。
回顾过去,面对积极进取的互联网制造商,手机品牌往往只有诺言:在系统安全性,游戏优化,支付支持和其他服务方面,互联网制造商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优势。 但是随着手机品牌的全面攻击,用硬件建造的新型长城可能会阻止互联网公司的进入,这些硬件品牌背后的支持者也比互联网制造商更加忠诚。
Internet制造商如何与硬件制造商合作已成为一个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