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目标应该被低估,而不应用作绩效评估指标| GDP_新浪科技_Sina.com


原标题:GDP目标应该被低估,而不应用作绩效评估指标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军最近表示,从今年开始,应永久取消GDP增长目标,稳定就业和控制通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该提议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他认为国内生产总值数字可以用作预测工具,财政部门可以将其用作预测财政收支的基础,投资部门可以将其用作预测投资行为的基础,但不应用来评估当地政府官员的表现。 指数。

这不是有人第一次提出这一点,但是这次有所不同。 去年,由于流行病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政府工作报告没有为年度经济增长提出具体目标。 今年的情况更加特殊,因为去年的基数太低,并且今年无法确定合理的目标:由于基数问题,增长率将在技术上受到干扰,并且可能出现虚高的年份同比现象。 同时,今年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 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结构。 因此,作为总指标的GDP目标将逐渐消失。

目前,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早已放弃将GDP增长作为年度宏观调控目标,而是通过货币政策管理经济以控制物价指数和稳定就业。 作为发展中经济体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中国保留了其发展计划和GDP目标体系,在过去几十年创造中国经济奇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增长,资本和劳动力因素的贡献逐渐下降,规模经济也有所下降。 经济发展也开始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足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对规模和速度的重视已转向质量和效率,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 GDP指标主要衡量经济总量,不能很好地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结构平衡。

继续设定GDP增长目标可能与高质量的发展要求相冲突。 首先,中央政府设定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省政府也设定了不低于国家目标的目标,从而导致了超重现象。 当前的问题是,大多数地方政府已经承受沉重的债务压力,为了完成GDP增长目标,地方政府必须继续借款和投资。 随着投资拉动效应越来越低,为了实现GDP指标,需要借入更多资金。 这将导致GDP增长成本越来越高,风险也越来越高。

同时,由于在研发,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资很小且实现GDP增长缓慢,因此必须投资硬件以驱动GDP达到增长目标。 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将加强对传统行业的支持,大量资金流向政府项目也将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挤出效应。 简而言之,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目标而采取的刺激政策不仅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悬而未决的问题,而且还会加剧问题的严重性。

中央政府已经开始限制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为了完成GDP目标,地方政府将加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这将使房地产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可能导致金融风险,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扩大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平。 去年,尽管地方政府的杠杆率急剧上升,但各个地区的土地收入也创下了新纪录。 如果中央政府进一步控制地方土地财政的规模和投资方向,地方政府将寻求其他融资方式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目标。 本地平台和PPP已成为过去的一课。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GDP是原因,债务是后果。 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目标,我们必须增加债务。

可以看出,GDP目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地方债务,土地融资和资产价格的增长,这不仅是不可持续的,而且时间的积累还会加剧结构性失衡并积累金融风险,特别是传统的货币供应量和GDP增长目标。 挂钩。 因此,中国不应继续将GDP用作评估地方政府官员绩效的指标。 但是,市场也担心,如果没有GDP增长目标,它将缺乏引导发展的简单替代指标。 实际上,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必须考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经济转型也需要适当的增长作为基础。 因此,GDP目标应该被稀释,而不是被遗弃,不被用作绩效评估指标。 开始。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