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市人大代表报告-愿城市更加美丽,市民更加幸福,健康
1月23日上午,第十五届市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完成注册后,市人大代表抓紧时间改进建议。 城市更新,交通改善和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关注的焦点。
让城市更美丽
“到2021年,“十四五”的新征程将开始,这具有重要意义。” 市人大代表,潮外街道工委书记董慧生非常关注社会资本的探索,以促进城市更新。 仅仅依靠政府的投资压力是不可持续的。 希望诸如建筑面积比之类的政策取得突破,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另外,城市更新应该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不仅对环境,而且对工业。 升级,文化传承等。建议所有部门和地区都应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
“北京的城市发展正在经历从增量扩张到库存更新的转变。” 市人大代表,朝阳区发改委主任李欣说,该市已经形成了许多可复制的试点项目,例如光华里的良马河国际危房改造。以“整顿”专项行动为出发点,不断提高区域综合承载力。 例如,促进工业厂房,旧楼和传统商业区的升级,并通过使用拆迁的空地和废弃的角落来建立一些小型公园,以使城市更加美丽。
愿公民享有更多幸福
“作为市人大代表,我肩负着责任。我必须将人民的声音,发展需求和民生热点问题带到会议上。” 董慧生代表说。
1月22日,市人大代表,通州玉桥街道办事处一级调查员张美菊停下早餐,对餐桌进行了修改。 “去年,我提出了’将马驹桥地区连接到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议,有关部门迅速处理了。” 张美菊说,这启发了她。 在2021年,她的提案将继续关注城市副中心的民生问题,并希望城市副中心的公共交通网络布局将由城市的两级规划。 同时,增加偏远乡镇的市政线路覆盖范围,确保偏远乡镇居民的交通需求。
市人大代表任素勇是交警。 他建议大力推广社区交警服务机制。 近年来,任素勇一直积极参与社区交通警察服务的推广,改善基层社区的交通秩序,使社区交通的“毛细血管”活跃起来。 他说,到2019年,该市将在39个社区设立社区交通警察,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130多个。他希望未来更多的社区将提供社区交通警察服务,以使市民更容易去旅行。
建立强大的社区防疫网络
新的冠状肺炎流行突然来临,整个城市战争爆发的故事感动了许多市民。 如何建立基层防疫网络已经成为市人大关注的重点。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秦红玲建议,增强社区适应力,应对公共卫生危机。 她说:“在流行后期或流行病防控正常化期间,社区应改善和增加公共卫生监测和应急设施,同时适应垃圾分类行动,优化环境卫生设施的空间设计。”
市人大代表,金站森林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张坚说,自新冠状肺炎爆发以来,全市所有村庄和社区都致力于预防和控制这一流行病。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表明需要改进预防和控制机制,人员不足的问题。 他建议,要充分利用基层自治组织的优势,充分发挥民主决策的作用,丰富防控手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此外,应建立一套有效,规范的防控工作机制,建立一支由高层次人才支持的标准化,规范化的队伍,建立流行病防控网络。 (朱松梅,孙云科,张航,王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