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的居民社区实现了定期和指定的垃圾收集
嘉兴市创新的垃圾分类技术提高了城市的生态绿色金含量
垃圾分类处置是城市中“引领时尚”的“小事”,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发展事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垃圾围困”的压力。 垃圾分类的成功检验了城市治理的智慧和活力。
去年,我市将创建100个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列入市政府的民生项目。 在过去的一年中,该市集中于重点,优点和缺点,并弥补了缺点,并尽一切努力提高垃圾分类的质量。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率,参与率和正确释放率不断提高。 “没有垃圾,没有垃圾箱”的居住社区逐渐增多,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的生态绿色金含量。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 截至去年底,嘉兴市城市生活垃圾同比增长-5.7%,实现定点垃圾分类收集1200户,覆盖率68%。 国家统计局嘉兴市调查队进行的垃圾分类调查表明,居民的认识率达到88.2%,垃圾分类的满意率达到85.9%,对垃圾分类方法有了解和掌握的人中有60% …
■记者潘小琴,通讯员黄建清
■1,200个居住社区进行定点垃圾分类收集
早上8点是居民每天处理垃圾的高峰期。 在芳河洲花园一期工程中,居民邱新亮带着两袋垃圾来到了“一站式智能四类收集房”。 点击屏幕并使用面部识别后,他将厨房垃圾与其他垃圾放入相应的输入端口,然后将所丢弃垃圾的重量以及推杆的相关信息自动显示在显示屏上。
“很好,谢谢您的合作。” 在整个过程中,来自垃圾分类社区的说服者唐月英一直在场上帮助并称赞邱新良的正确分类。
“现在我非常精通,而且我不会出错。清理垃圾之后,我们自己的社区环境会更好。” 扔掉垃圾后,屏幕上显示邱新亮的个人垃圾分类点增加了20分,然后他熟练地洗手并消毒后再收集房屋。
邱新良感慨地说:“过去,社区里每栋楼的前面都有垃圾桶。夏天,有时没有及时清理,垃圾满溢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现在是统一收集,房子里社区没有垃圾桶,整个环境变得很美,扔垃圾也可以赚点礼物。
邱新亮喜欢的收集房是嘉兴生活垃圾定点放置站的3.0模式。 此模式改变了垃圾桶暴露在室外的情况。 它被移到常规的定点放置站,并且看不见垃圾桶和垃圾。 它还避免了由溢出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市民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扔垃圾的时间是固定的,说服小组则用铲斗集中说服,以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垃圾收集和运输在同一天完成,以避免垃圾气味或在一夜之间造成污染。
“有了这个固定时间和定点的垃圾处理站,当居民扔垃圾时,我们将记录个人信息和垃圾处理状况。该信息将根据每个垃圾的分类归类到嘉欢花园垃圾分类管理系统中。根据情况,对分类良好的居民给予奖励,分类不好的信息将反馈给社区的垃圾分类顾问,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非常对于提高居民的整体分类意识和提高分类准确性非常重要。这很有帮助。” 嘉兴嘉欢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员工胡航英说。
在整个嘉兴,已经提高了生活垃圾的定点放置。 截至去年底,嘉兴市共有1200个居民点进行定点垃圾分类收集,占嘉兴市居民点的68%。 借助这种模式,嘉兴取消了20,000多个垃圾处理场,减少了50,000垃圾箱。
■全市垃圾分类重点
除了定点释放站模型外,城市的各个部分还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模型改进的过程中进行创新。 诸如“小绿桶”和“良好分类”之类的县级分类模型不断涌现。
江南巴比伦是秀洲区第一个实施“小绿桶”模式的社区。 “一开始我并不习惯,但是现在好像您出门时必须带上钥匙。只需从房子里拿出“绿色小桶”,然后回家就把桶带回来。很有礼节。” 张先生作为社区主人,每天将“小绿色桶”的食物垃圾放在走廊下方的食物垃圾收集站。 收运人员将“小绿桶”放在电子秤上称重; 称重完成后,将桶中的所有厨房垃圾倒入绿色垃圾桶,用水枪清洗,然后放回原处。
张先生的“小绿色桶”里面有很多“宇宙”。 每个家庭都实现了绿色存储桶,并且存储桶的底部装有智能芯片。 它不仅可以知道哪些家庭已经开始执行垃圾分类,还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 应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住户,以便追查污染源,从而有效解决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的问题。 街道工作人员每天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时查看每个家庭的厨余量。 如果家庭数据异常,则地区顾问将上门了解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去年8月,嘉善县综合垃圾分类管理平台“山分类”平台正式启动。 该平台基于对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的监督,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可追溯性,可回收垃圾的保留和收集以及居民点数的可追溯性。 全县范围内的交流,环境监督与评估,游说人员的出勤,清算车辆的时间和定点收集与跟踪,清算车辆的分类与跟踪,数据分析和采矿。
据嘉善县垃圾分类处有关人员介绍,“好分类”使垃圾问题的解决更加科学,并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和居民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采取措施优化链接设置。 同时,“良好分类”通过RFID信号和社区视频监控,使监督工作更加到位,从视觉上控制了整体垃圾的分类,清除,处置和运输管理,并严格执行不分类,不收集。
“目前,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我们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个’1 + X’嘉兴模式,该模式侧重于定期和定点收集,并辅以其他收集方法。没有垃圾的居住社区数量,没有桶的增加,形成了示范和说服效果好,分类质量高,分类质量好。” 市分类处副处长吴秀全说。
■废物分类工作继续有效
如今,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分类实践,嘉兴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 1358”工作机制,这些机制正常运行,以确保分类工作的持续和有效进行。 其中,“ 1”是指市领导和市政部门联系附近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制度,“ 3”是指三级斗领导制度,“ 5”是指建立“五级”宣传制度系统,“ 8”是指对八种实施评估方法的改进和对分类人员的分类工作职责的合并。 同时,初步建立了具有14个主要功能模块的全市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
去年9月1日,《嘉兴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嘉兴市生活垃圾分类已从宣传阶段逐步转变为强制执行指南。 分类的个人和单位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结果,除杭州和宁波外,嘉兴已成为全省第三个通过统一法规促进废物分类的城市。
自《条例》实施以来,全市执法体系建立了专项执法队伍,共进行了10540次废物分类专项执法检查,共立案2856件,其中个人案件2281件,立案575件。罚款2600元,罚款717290元。 整个社会的法律分类氛围浓厚。
垃圾分类的良好宣传氛围正在城市的更广阔区域逐渐形成。 在嘉兴市的许多村庄和社区,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引领分类新潮流”,“文明创造,分类至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接连不断; 重点路段,社区出入口等,各种分类指导口号鲜明,醒目; 校园和教室,“小手牵手,大手牵手,共同分类”的环保课生动有趣。
为了开展垃圾分类的“小手大手”工作,市分类办还将与市教育局合作编制“我能做的废物分类”幼儿园大中小班读者的工作。 通过卡通阅读器,向该市所有幼儿园分发了10,000本书。 ,在城市的幼儿园儿童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学校教育促进家庭教育,提高家庭分类的质量。
吴秀全说,下一次嘉兴市垃圾分类工作将集中在五个方面:缺点,制度建设,“一滴三升”,居民生活习惯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针对旧社区和开放社区的分类质量差等问题,加快可跟踪和可测量的定时定点分类和分发站的建设和优化。 计划在2021年建立和改造500个定点和定点分配社区,总计1800个。 将比例提高到85%; 继续扩大待回收的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清单和数量,从现有的26个类别增加到30多个类别,以实现底线回收和减少源头; 按照《条例》,继续开展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提高废物分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