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信,1月19日,电汇:南向基金净买入量继续超过200亿港元,上证指数收于3566.38点,跌幅为0.83%。
1月19日,A股上海和深圳股市平开低走。 经过昨天的萎缩和上涨,A股指数迎来了集体调整。 主要的消费和有色金属板块引领了两个市场。 上周五下午,上证指数下跌超过1%,而创业板指数下跌超过2%。 在港股方面,南向基金的净购买额再度超过200亿港元。 恒指盘中升逾3%,最高升至29,848点,但午后升幅回落。 南向50ETF,上证通ETF和香港证券ETF达到了每日涨停。 。 大多数A股为绿色,有色金属领跌。 就主题概念而言,大豆和玉米等农业概念领跌。 两市成交额重回万亿大关,高于前一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净买入。
上证综合指数收于3566.38点,跌幅为0.83%。 深成指报15003.99点,跌幅1.74%。 中小板指数报10107.31点,下降1.84%。 ChiNext指数报30844.49点,下降2.05%; 科技50指数报1,443.92点。 减少2.52%。
其中,上海股市成交4674.03亿元,深圳股市成交5737.41亿元。 两个市场的总成交额为10411.43亿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9982.05亿元。
从盘面上看,多数板块下跌,家电板块领跌,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国防和军工板块领跌。 纺织品和服装引领了这一增长,房地产,商业贸易和公共事业等一些领域开始流行。 就主题和概念而言,诸如赛马,烟草和出租和出售权等概念是收益最大的; 诸如大豆,转让和装货权以及超级品牌等概念是最大的失败者。
关于A股市场的调整,美联储首席投资顾问郑宏告诉《财新》记者,由于公众舆论和机构双重驱动,2021年以后,A股指数不断创新高。组。 但是,由于机构高位的差异,市场风格的转变尚未结束,股指正显示高波动性,机构群体和各种高位回调,新的热点尚未继续发挥作用,并且市场的吸金效果不足; 投资者选择谨慎。
郑宏认为,北向基金近期并未活跃,但南向基金却空前活跃。 主要原因是2020年A股整体表现相对较好,但港股相对低迷。 转换A股的风格后,香港股市就会低迷。 跨市场交易机会是首都向南迁移的主要原因。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香港股票的交易机制与A股完全不同。 中小投资者应谨慎。
昌盛资本执行董事沉萌告诉财新记者,官方媒体继续定调并拒绝机构团体后,除大众概念股外,基金对A股仍然不感兴趣,因此大量资金开始涌现。选择向南投机的香港股票。 市场对A股的整体信心仍然不足,并且处于避险情绪上升的阶段。 因此,最近A股市场仍处于分化状态。 除了在政策红利中受到追捧的行业外,其他行业的表现均较弱。
“随着资金的快速转移,A股和港股之间的失衡将被打破。随着香港股市的反弹和利润率的覆盖,有望有更多的资金回归A股。” 郑宏分析说,2021年的主要投资路线还将集中在加速产业升级和转型上,更多具有核心技术的高素质公司正在登陆A股。 以前,机构组织的大多数产品都是强制性消费产品。 这种投资的最基本前提是稳定性。 然而,随着后流行时代的到来,经济发展将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更先进的技术。 因此,预计未来的市场风格将保留在新能源汽车中。 ,半导体芯片,军事工业以及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纪公司。
1月19日,香港恒生指数盘中一度上涨超过3%,突破29,800点。 然而,沉萌认为,近期香港股市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内地流动性过剩和机构资金不足。 因此,他们开始向南方投资香港股票,这些股票相对于A股估值较低。 因此,不是港股进入牛市,而是内地泡沫。 攻击。
“香港股票将来会有更强的集团化迹象,因为香港股票不像A股。无论个别股票有多糟糕,都有人在进行投机活动,并且香港没有太多好的目标因此,当首都向南移至香港股票时,它只会寻找内地熟悉的大型股票,例如腾讯控股,美团点评等,这些股票成为了焦点。投资就像茅台的北向基金投机一样。
1月19日,亚太地区大多数股市上涨。 日经225指数收于28,633.46点,升幅为1.39%。 韩国综合指数报3092.66点,增长2.61%。 截至《财新》新闻稿发布时,香港恒生指数报29,424.77点,增长1.95%。
编辑:记者秦杰,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