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注意老舍作品的海外传播:老舍的世界和世界的老舍
2014年,老舍的《一个屋顶下的四代人》在美国找到了原始英文译本。 小说《饥荒》第三部分的缺失部分又被翻译成中文。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等先后发行了《四世同堂》完整版,再次引起人们对老舍作品海外传播和研究的关注。
老舍不仅在英国,新加坡,美国,苏联,日本等国家留下了亲切而有影响力的足迹,而且由于其独特的国籍和现代性,他的作品也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并已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1930到40年代:
进入英美世界
老舍是一位较早出国的作家。 从1924年到1929年,老舍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担任中文讲师,期间他创作了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月》和《两马》。 他用小说“两匹马”告诉中国读者英国和伦敦的形象,由于这位中国作家的到来,伦敦将永远铭记他:2003年,英国遗产委员会在老街的老舍建立了老舍。伦敦的詹姆斯花园路。 在陶瓷制成的蓝色标志上,上面写着“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作为永久纪念馆。
在伦敦期间,老舍帮助艾希滕(Eichten)翻译《金瓶梅》,在东方学院(Oriental College)讲授《唐代浪漫小说》,并编写了一套世界流行的中文教科书《语音电影》。 ..伦敦1946年,伊文·金英译成《骆驼祥子》,该书于1999年出版,开始了老舍的作品在英国的传播。
老舍向海外的传播始于英国,但英国并没有发生“老舍热”。 世界上的“老舍热”最早于1940年代出现在美国。 1939年,翻译家高可依首次向美国文学介绍了老舍。 1944年,翻译家王继振首次将老舍的小说翻译到美国。 从1946年4月到1949年9月,老舍去美国讲学,这增加了他在美国的声誉。 他与朴爱德合作翻译了《同屋四代》的第三部分《饥荒》,郭晶球翻译了《鼓书画家》,这些翻译和英文翻译的《离婚》等,让美国读者受益匪浅。认识中国作家。 。 特别是,易文金翻译的《骆驼祥子》的英文译本于1945年在美国出版,并于次年重新出版,成为美国著名的畅销书。 美国对“骆驼相子”的轰动也吸引了其他西方国家对老舍的关注。 瑞典,法国,捷克共和国,波兰,匈牙利,苏联,德国等国家也已推出翻译服务。
1950年代至70年代:
日本和苏联的繁荣
第二世界“老舍热”主要是1950年代的日本和苏联。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传播老舍作品的国家之一。 1939年,日本出版了《大慈悲寺外》的日语翻译,并在1940年代先后出版并出版了《小坡诞辰》,《赵子月》和《牛天赐传记》。 同期,发表了十多篇关于老舍和《离婚》,《骆驼祥子》和《四代同居》的文章。 1950年代初期和中期,老舍的作品在日本的传播和研究形成了热潮:“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离婚”,“龙须ou”以及大量小说和戏剧作品被翻译成日语。 已出版,并出版了《论老舍》和《老舍纪事》等一批高质量的论文。
在苏联,老舍在1950年代的三次访问使他成为当时最受关注的中国作家之一。 短短几年内,苏联出版了近30部老舍著作,其中包括1953年的《中国作家短篇小说选》,1956年的《老舍短篇小说,散文集》。 1957年出版的《老舍文集》。大量翻译结果带来了丰富的研究。据统计,从1953年到1980年代末,苏联出版了约120篇老舍研究论文和著作。 。
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世界上发生了第三次“老舍热”。 从1960年到1979年,各种报纸上发表了约80篇关于老舍的文章,这些文章都表现出“老舍发烧”的特征:其一是对老舍人格的欣赏和对老舍的哀悼。 二是老舍的文学思想,对创作道路的综合研究和对“两匹马”,“猫城”,“离婚”,“骆驼相子”,“四代同归”等的评论。
从1980年代到20世纪末:
广泛传播和闪耀
从1980年代到20世纪末,第四世界“老舍热”在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出现。 “老舍热”的特点是老舍作品的翻译和传播广泛,涉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区。 以“骆驼祥子”为例,已经形成了20多种不同的语言翻译,仅日语中就有10多种翻译。 1981年至1983年,日本科学院出版了《老舍小说全集》(共10卷); 1984年,成立了全日本老舍研究协会。 在美国,直到1981年,“骆驼祥子”的译本又增加了3种。 在韩国,自1980年代以来,仅“骆驼祥子”的翻译就有五种; 泰国也有泰语版本的“骆驼相子”。
二是老舍的研究深入开展,研究团队不断扩大,成果丰富多彩。 从1980年代初期到1990年代中期,日本发表了400多篇有关老舍,传记,年表,访谈和10部老舍编年史的文章。 日本的老挝研究高级专家伊藤圭一也提倡“老挝研究”。 日本学者中山登子(Tokiko Nakayama)编辑的百科全书《老舍史典》,Shii Tan Yoshiko撰写的《老舍与中日战争》以及伊藤敬一(Keiichi Ito)出版的关于老舍小说和戏剧的15辑论文显示了日本人的重要性学派。 实证和精细的研究特征。 在苏维埃俄罗斯,安蒂波夫斯基的《老舍的早期创作:主题,人物,图像》,博洛尼亚的《老舍在战争年代的创作》(1937-1949),西格琳的《幽默大师》,谢曼诺夫的《论老舍的戏剧》。罗迪奥诺夫的《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民族特征》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老舍研究系列,凸显了苏俄学派的社会学视角研究老舍的宏观氛围。 在美国,有王德威的博士论文“现实叙事的可能性:对茅盾和老舍早期小说的研究”,陶普yi的“老舍:中国讲故事大师”和夏志清的“现代中国史”。老舍早期小说中的“小说”对艺术成就的独特考察和李欧帆的《老舍黑白李的心理结构解读》等,通过多元化的研究显示了美国老舍流派的特点。方法,新颖观点以及对美学的重视。 德国凯茜对老舍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格哈德·罗德(Gerhard Rod)关于“茶馆”的展览,法国保罗·巴迪(Paul Buddy)对老舍小说的文化历史和习俗历史的讨论,波兰汉学家苏普斯(Supps)撰写的“老舍小说分析”老舍是匈牙利人研究海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舍是匈牙利人冒着生命的“郎tu象”中使用的语言,而新加坡王润华则写过“老舍小说新理论”。
自新世纪以来:
老舍的文艺演出
新世纪的世界“老舍热”呈现了老舍作品的改编和表演新景象。
早在1950年代中期,日本就将“骆驼祥子”改编为广播剧“一个叫骆驼的人”,并在东京广播电台播出,以祥子和福子的姓氏命名。 2002年11月,京剧“骆驼祥子”在日本上演了7场演出,场地爆满; 2015年9月,中国原创歌剧《骆驼祥子》在意大利巡回演出,受到了意大利观众的热烈欢迎。
特别是电视剧《茶馆》的演出引起了世界级的《茶馆》发烧。 1980年,“茶馆”赴西德,法国和瑞士进行了为期50天的巡回演出,并在15个城市进行了演出。 它在欧洲引发了“茶馆”热潮,并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1983年,“茶馆”在日本上演,掀起了日本的第三次“老舍热”。 1986年4月,“茶馆”在加拿大进行了12场演出,6月在新加坡进行了6场演出。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茶馆”的魅力在欧美国家一直持续存在。 2005年8月,“茶屋”在华盛顿,旧金山,休斯敦,洛杉矶和纽约5个城市的16场演出再次在美国掀起了“老舍热”。 2016年,“茶馆”再次在加拿大演出。 除了经典版的《茶馆》外,孟京辉执导的开创性剧集《茶馆》自2018年10月在乌镇首演以来,在德国,法国,北美等地展开了全球巡回演出,并获得了好评受到广泛关注。 可以看出,国外“茶馆”的演出不仅掀起了老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和研究热潮,而且将老舍的话剧融入了世界三大剧院体系,彰显了无限老舍戏剧的艺术魅力。
从出国开始,老舍的海外传播和研究经历了近一百年的历史,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新,凸显了老舍及其创作的长期活力。
(作者谢兆新是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