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再次出现在江海交汇处(促进京津冀的协调发展)|天津|京津冀河北协同效应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原标题:鸟儿再次出现在江海交汇处(促进京津冀的协调发展)

冬季在渤海湾,一道长长的海堤将两个生态景观分隔开:堤防内是一个城市公园; 路堤外是一条湿地海滩,河流和大海汇合。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南迪步道公园,冬天留下的候鸟吸引了许多居民观看。 “一旦,这个潮滩被灰褐色的淤泥覆盖。”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局副局长崔洁说,滩涂修复后,许多鸟类都住在这里。

天津位于渤海湾的底部,海岸线长达153公里。 但是,由于水污染,沿海地区有泥泞的滩涂,并且距主要城市天津的距离很近,俗话说“靠近大海,不靠近大海,看不见大海”。离海越来越远。 “当地的渤海海鲜几乎已成为一种奢侈品。” 当地人曾经感慨万千。

问题出在水下,而问题的根源在海岸上,天津的海岸线距离北京最近。 它接受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和山西部分地区的所有排水通量。 在处理之前,入海的12条河流中有些河流的水质低于V级。

近年来,天津一直坚持把生态和绿色发展放在首位,系统地修复和管理林地,湿地和海岸线,并加快在北京,天津和河北东部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2019年,天津市发布并实施了“蓝湾”整治和恢复计划,秉承“以自然恢复为主体,以人工恢复为补充”的原则,进行海岸线改造和生态恢复,将所有自然海岸线纳入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管理。

一直担负着排洪和排污功能的独流江,在天津市入海的12条河流中,最难管理:沿海城市化程度高,工农业渔业发达,生态低供水。 “我们收回了沿线300米以内的所有鱼塘,并进行了补偿,并建造了人工湿地。300米以外的鱼塘和稻田的尾水首先被收集到人工湿地中进行处理,并达到Class的标准。 V型水体被排入杜留剑河,最终入海。” 西青区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处处长贾宝良说。

“一河一策”政策的实施,已到位,包括污染控制,修复和补水在内,采取了多种措施。 到2020年底,天津市入海的12条河流将全部被排除在V级以下。

全长153公里的海岸线全在滨海新区,这是渤海综合治理的主要战场。 其中,在南堤步道公园的支持下,永定新河成为天津北部的防洪屏障。 多年来,由于河口的淤积,水的流量急剧下降,形成了淤泥质的海岸带,缺乏生物物种,环境承载力也很弱。

“受潮汐影响,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施工窗口期。应采用自然手段来实现生态恢复,并应尽量减少人为干预。” 据负责河道建设的宾旅控股公司副总经理杨健介绍,各方在初期曾多次示威。 ,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和优化,并在后续阶段进行后续监测和评估。 “例如,考虑到与野鸟保持一定距离并创造自然栖息地的必要性,我们将木桩建筑的原始计划改为了与堤岸相邻的平缓坡度,从而允许潮汐自然冲刷,疏dr,疏ed和地形以实现潮汐平坦的植被。底栖生物自然恢复。”

自恢复计划实施以来,滨海新区湿地恢复面积已达528公顷,海岸线恢复恢复长度为7.25公里。

在天津市中心与滨海新区之间的黄金发展走廊上,有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是市中心的两倍。 与北部的天津七里海和大黄堡生态湿地保护区,北部的盘山和于桥水库生态保护区相连,与北京通州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呼应。 南部与北大港和团博生态湿地保护区相连,雄安新区生态公园与湿地公园相连。 每个生态项目都相互连接,形成了京津冀地区从山到海的生态通道。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