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首次通知人保财险信用保险业务“三罪”
去年,雷阵雨频发。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迎来了监管“零食”。 1月6日,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保险局提出并批评,在担保保险业务的运营中,财产保险负责人人保财险未能在承保后及时发布保险单,也未能严格执行该保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的保险费率。 保险条款和其他问题涉及超过700万份保险单。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保险公司信用担保保险业务频繁雷暴,与业务本身的高风险,盈利难度,专业化要求高以及部分保险公司过度追求规模扩张有关。 。
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人保财险被评为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原因。 这也是监管部门发布的第一号通知。
具体而言,根据通知,2018年3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其广东分公司与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规定中国财险广东分公司将为集团平台的贷款业务提供“履约保证”。保险”,确保被保险人是本集团平台的借款人,被保险人是出借人,保险金额为贷款本金和利息之和。截至2019年12月,双方已终止中国人保财险已签署了超过700万份合同履约担保保险,个人贷款担保保险和个人贷款担保保险合同(多年)。
但是,在上述政策的承保过程中,人保财险存在三个违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 首先,承保后未及时发布保险单,未发送成功的保险信息; 二是未严格执行银监会备案的保险费率。 第三,废除了合同履约保证保险条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忠指出,对于信用保险业务而言,这并不是唯一的问题。 一般而言,保险公司未能使用可记录的保险条款和费率的直接原因是,公司的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不到位。 间接原因可能是来自客户或合作伙伴的强烈要求,保险公司已放宽了对合规性的要求以竞争业务。 法规要求和风险控制要求。
“但是,保险公司一方面放弃了审查贷款的权力,并且在承保阶段失去了风险控制;另一方面,它们也可能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 李文忠认为,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保险作为一家存在经营风险的公司,公司应始终将风险控制放在确保合规经营的重要位置上。 保险业对诚信有更高的要求,保险公司应严格遵守诚信经营,切忌做有损消费者利益的事情。
关于中国财险将如何回应通知中指出的问题,北京商报的记者致电中国财险进行了采访,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任何回应。
1月6日晚,人保财险发布回复称,通知中提及的相关商业公司已于2019年下半年停止承销,并针对先前检查中指出的问题逐一制定了整改计划。 ,并有效地纠正了它们。
“旧伤”增加“新忧”
上面的通知中的“特定组”是谁? 北京商报的记者致电中国人保财险,但截至发稿时,该公司尚未做出回应。
但是,通过关注公共信息,并不难发现上述“某些群体”的线索。
通过比较和梳理,《北京商报》的记者发现该监管公告可能与人保财险与久富数据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富数据)之间的纠缠有关。
2020年12月3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裁定还裁定了九福达特克与人保财险之间的服务合同纠纷。 根据裁定,2018年3月13日,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与九福数据分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约定九福数据分公司将为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提供服务。 之后,又签订了两个协议。 合作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商定。 签署时间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通知一致。
尽管人保财险与久富数字技术之间的争议尚未结束,但第一号公告再次揭露了人保财险信用保险的“伤痕”。 回顾2020年的武汉金煌假珠宝案,这也对中国财险的信用保险业务造成了沉重打击。
2020年2月,由于武汉金煌的信用证于2019年底延迟付款,东莞信托向法院申请清算后者的抵押物,并认定该币应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AU999.9标准黄金但是它只是假冒镀金的铜合金。 同年6月上旬,东莞信托,民生信托和长安信托对金煌珠宝提起诉讼,并就其承保的人保财险提出索赔,但均被驳回。 当时,人保财产险强调,在保险期内,“起火,闪电,盗窃等”造成的“质量和重量不符合保单协议”的责任仅六种。 目前,该案已进入司法侦查程序。
经常踩雷雨的后果,这直接影响了性能。 从增长翻倍到雷雨过后的“一半”,人保财险信用保险业务经历了起伏。 人保财险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人保财险的信用担保保险亏损29.5亿元,较2019年的29亿元缺口进一步增加; 同时,保险业务收入43.18亿元,同比下降58.6%。
早在2019年,人保财险信用担保保险业务收入为227.76亿元,几乎是2018年115.86亿元的两倍。当时,人保集团应收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2.6%。表明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保证了保险业务的增长”。
关于信用保险业务的亏损和收缩,中国人保财险副总裁沉东解释说,信用保险业务的亏损主要来自融资信用保险业务的亏损。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王廷科也表示,将对存量进行分类,优化增收。 同时,合理发展,审慎经营。 “以一般财险业务强劲的发展思路发展信用保险业务绝对是不可能的。 追求规模”。
“尽管公司已经完全停止了与亏损较大的公司的信用保险业务合作,但信用保险业务在下半年仍难以扭转亏损,但将比上半年缩小。” 沉东的预言有结论吗? 北京商报的记者致电中国财险,但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任何回复。
需要为风险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信用保险业务经常爆炸?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因素导致资本紧缩,一些借款人打破了资本链。 另一方面,这也与一些公司过度追求业务规模和增长速度以及放松风险控制有关。
“目前,对信用保险业务最直接的风险防范可能仍在为信用保险业务融资。” 李文忠说,由于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降低了民间借贷的最高水平,一些网上平台借款人实际支付的利率可能会高于这个标准。
“此外,《民法典》对(借款)标准条款有更严格的完整性要求。某些损害借款人权利的标准条款可能不再有效。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借款人可能拒绝遵守原始借款合同。还款和利息支付触发了信用保险索赔条件,这给承保此类业务的保险公司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李文忠对此进行了解释。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评论说:“这提醒了保险公司如何在寻求新业务增长的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
朱俊生表示,信用保险业务承销的信用风险释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隐蔽性。 随着新车销量的下降,汽车保险的整体增量业务也有所下降。 加上汽车保险综合改革带来的保费下降,许多保险公司开始转向非汽车业务。 另一方面,确保了保险在风险控制方面相对较好。 其他金融机构没有特殊优势。 如果风险管理和控制不够谨慎,各种因素就会重叠,从而导致风险的发生和释放。
关于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新年首发公告”背后的深刻含义,李文忠解释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消费者保险局第一年的首发公告应有明确的方向,意味着它将在新的一年中更加关注消费。 保护消费者利益是对那些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大公司的警告。”北京商报记者陈婷婷周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