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提高得分居全省第一
发布日期:2021-01-05 08:54
信息来源:嘉兴日报
观看次数:
昨天,记者从市生态创造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根据省美容厅近日发布的《关于印发《 2020年浙江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的通知》,对我市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学位得分85.46分,比上年提高2.37分,晋升得分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总分和省级排名连续三年获得“双重提升”。
随着群众满意度的提高,嘉兴的“杀手””是什么?
去年,嘉兴巩固了其丰富多彩的背景,打了“水,气,土,废”四大战役,满足了人们对“高价值”美丽生态环境的需求。
“清水蓝天”是人们对生态环境满意的最直观的感觉和最直接的判据。 常去南湖散步的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感觉到2020年嘉兴的蓝天将比往年更多,天空将比往年更蓝,南湖的水将越来越清澈。 伙伴。”
生态环境数据的完善为公民的直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20年,该市空气质量率为91.7%,PM_2.5浓度从2017年的4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28微克/立方米,下降了33.3%。 嘉兴市控制区的三级水比例已从2017年的38.4%增加到2020年的93%。国家控制区的三级水体比例和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去年10月,临港能源项目建成投产,嘉兴市“五废共治”三年行动计划中的46个项目全部完成,实现了“零增长,零垃圾填埋”的目标。 ,并且不排放生活垃圾”。 同时,弥补了嘉兴固废处理的不足。 全市创建了28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3个省级美丽江湖,175个省级绿色学校。 2020年,海盐县和海宁市将被命名为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嘉兴港区将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满意度提高的背后是市政生态环境部门努力提高治理效率,更快更好地解决群众周围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去年,我市把解决人民群众举报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目标,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员为对象,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有效解决群众报告问题的出发点。 相互反思,将一个问题纠正为一种问题,并解决人们周围,房屋周围以及周围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我市创建的“第七诊所”服务品牌,通过“定期体检,专家咨询,专科门诊,下沉咨询,健康科学普及”等形式来“保持脉搏,发现症结,开处方”,以实现生态健康。环境问题。 到2020年,生态环境问题来访达2862次,比上年减少1045次,同比减少26.75%; 来信回访率为100%,完成率为100%。 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公开渠道,共收到市民投诉和举报57件,回复率100%。
满意度的提高离不开群众的监督和参与。 生态环境的好坏,取决于群众。 最近,在城北工业园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唐会街和嘉北街的10个“民味气味者”以气味为标准来监测企业排放。 令人高兴的是,结果均在“鼻印”的允许范围内。 园区内一家橡胶轮胎制造公司的有关负责人看着“市民闻香老师”的认真程度说:“我以为所有排放指标都达标,但现在闻起来很香的人可以闻到用鼻子在人民的心中。感觉。”
以群众的“鼻子标志”为标准,是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的有力保证。 去年,我市在“促销团体”,“市民环保论坛”,“生态参观”等原始公众参与方式的基础上,动员公众参与多种渠道,引入了“嘉兴市”等生态环境。 “民政局长”和“本国臭臭冶炼厂管理者管理办法(试行)”,招募了1366名民间生态环境督导员,共开展了3479次督导活动,发现问题1824个,全部解决。
嘉兴市还主动修建桥梁和横梁,为群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铺平了道路。 我市建立了“三个十招”智能平台,积极听取群众的声音。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51,098个问题,已纠正51,001个问题。 集中力量解决中央生态环境保护检查中报告的问题,实行“问题整改公告”制度,向公众充分展示解决程序,提高透明度; 加强落实生态环境整治责任,形成问题整改“地方特色嘉兴模式”,全市共建立整治公告栏223个。
满意度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信心。 去年,嘉兴努力讲环保的故事,增强了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信心。 市生态创造办公室和市生态环境局与多家媒体合作,共发布宣传报告3518份,其中省级媒体336份,中央媒体125份,发挥了舆论指导作用。 全市共向公众云开放了65个环保设施宣传视频,观看次数达85万。 通过环保设施的云开放,生态环境知识在线学习平台等生态环境宣传活动,营造了生态环境网络宣传氛围,激发了全体公民的环保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