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的发展应更加重视前瞻性规划
地铁,地下停车场,天然气管道等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9年,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成本以每年超过1.5万亿元的速度增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钱其虎最近在《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图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书》)说我国已成为地下空间大国,但地下空间资源却有不同程度的浪费,存在着“野蛮建设”的局面。 “地下空间是不可逆的空间资源,应强调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起步晚但发展快
在195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其开始时间晚于欧洲,美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蓝皮书》指出,自21世纪初以来,以地铁为主导的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和以综合管廊为主导的地下市政的发展迅猛,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规模化发展趋势。
据悉,作为中国唯一连续公开发表的地下空间,《蓝皮书》认可的基础数据已被许多城市引用。 这次的内容是由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地下空间学会提供的。 该分会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发布。
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地下空间新增建筑面积约2.5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47%。 新地下空间(包括轨道交通)的建筑面积约占同期已完成城市建筑面积的19%。 其中,江苏,山东和广东在省级中排名前三。 累计新增地下空间建筑面积1.36亿,1.04亿,9900万平方米,年均增长2400万平方米以上。
根据《蓝皮书》,截至2019年底,就中国城市地下综合实力而言,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杭州,武汉,长沙,苏州,深圳和成都位居前十名。空间发展。
大规模但缺乏顶层设计
《蓝皮书》显示,在“十三五”期间,全国地下空间开发直接投资总规模约8万亿元。 全国累计新增地下空间建筑面积10.7亿平方米,城镇常住人口人均增加1.26平方米。
钱其虎院士指出,截至2019年底,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呈现出“三带三芯,多区域”的总体发展格局。 “三带”是东部沿海带,长江经济带和京广线连续带。 “心脏”是京津冀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
根据《蓝皮书》主编,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陈志龙的说法,我国地下空间的总体格局与中国高铁“四横四纵”的主要背景基本吻合。 ”,这也反映了当前由地下运输支持的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注重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确保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钱其虎院士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发展格局缺乏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此外,建设用于电力,通信,天然气和其他管道的综合管廊也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综合的管道廊与地下人行道,建筑群等之间的连接需要深度和广度的科学规划。” 钱其虎院士建议,在综合管道廊建成后,很难对管道进行合并和维护。 应该从政策层面解决成本困难等问题,以确保高质量的发展。
建设热情不减,但“数字缺点”突出
《蓝皮书》还显示,2019年,新开通的轨道交通里程为758.66公里。 其中,成都新开通里程76.04公里,居全国首位。 新开放的城市包括济南,兰州,常州,徐州和呼和浩特。
根据陈志龙的说法,从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通车到2019年底仅用了50年时间,基本上赶上了150年欧洲和美国的地铁运营规模。
根据对全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的研究,大规模联网与换乘站的比例成正比,与换乘站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对此,《蓝皮书》指出,我国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大规模的网络化程度较低。
近年来,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和促进沿线地铁站及沿线地区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利用轨道交通网络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基本框架。 。 简单地说,这需要以火车站为核心,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等为主要活动空间,地下中庭,下陷的广场,楼梯,电梯等为垂直连接转换空间,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地下道路,地下仓库,地下防空和防灾等功能是对空间的支撑和保证。
但是,《蓝皮书》也指出,全国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总体水平仍然不足。 以南京为例,共有174个火车站,其中118个是地下火车站,只有6个火车站与周围地块无缝连接。 除新街口站和宣武门站外,其余四个站只有一个,只有一个,直接与小区地下空间连接。
此外,在技术创新,信息技术服务,尖端技术和其他地下空间专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投资不足。 钱其虎院士指出,城市地下空间的“数字缺陷”显得尤为突出,甚至地下空间治理体系的建设,规划建设,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都受到影响。
要求科学规划,避免“野蛮施工”
地下空间是不可逆的空间资源。 《蓝皮书》指出,地下空间资源的各种浪费到处都比较普遍,发达城市的浅层资源也几乎用光了。
随着地下空间的发展,各种地下空间发生事故和灾难的频率大大增加,这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根据《蓝皮书》,2019年,我国发生了243起地下空间灾害和事故,比2018年增长了50%,造成300多人伤亡,其中建筑事故最频繁发生。 主要原因是城市岩土工程的地质探测不足,旧城区地下管道老化引起的渗漏和侵蚀以及施工方法不当。
“在浅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在技术层面上没有安全问题,但是数十米地下的开发需要仔细的设计,勘测和科学的构造。” 钱其虎院士强调。
目前,我国的地铁仍处于高层建设阶段,但维护也应提上日程。 钱其虎院士指出,地铁施工引起地面塌陷,换乘线路复杂等设计不合理造成的问题,原因复杂,应引起重视。
《蓝皮书》指出,必须把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下空间安全指标作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地下空间开发。
(本报记者金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