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路透社
中美已就气候变化达成合作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访问上海后,美中两国周日宣布(4月18日)联合声明,他说,美国和中国“致力于相互合作”以应对气候危机。
中国气候变化问题特使谢振华和美国总统气候变化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会后的联合声明中说:“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合作,致力于解决气候危机。 要求回应。”
声明强调,双方之间的合作“包括在多边进程中加强各自的行动与合作,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
周日发表的联合声明证实,美国和中国都同意采取进一步的具体行动以减少排放。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本周举行虚拟气候峰会。 拜登邀请了来自40个国家/地区的领导人参加从4月22日地球日开始的为期两天的会议。他希望从今年11月1日至11月1日敦促主要经济体。 在12月12日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公约缔约方第二十六次会议(COP26)之前,人们做出了更多努力来应对气候变化。
新华社援引中美联合声明的话说:“展望未来,中美坚持共同努力,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执行。 《巴黎协定》旨在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其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声明还说:“双方致力于继续努力,包括在《巴黎协定》框架内在2020年代加大力度,以实现上述限制升温的目标。”
两国还同意采取适当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的过渡。
图片来源环保局
在峰会召开之前,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正在访问世界各地的国家。
美国前国务卿克里是拜登政府首位访华的官员。 这表明,尽管中美之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紧张关系,但他们仍希望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目前尚不清楚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Kerry)的访问将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中美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
克里还在上海期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Le Yucheng暗示,中国不太可能在下周拜登总统召集的虚拟气候峰会上做出任何新的承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周五(4月16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的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上重申,“中国将努力在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到2060年达到峰值并实现碳中和”。 ”。
乐玉成上周五在北京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 他说:“一些国家要求中国在气候变化上做更多的事情。 事物。 恐怕不是很现实。”
在回答习近平主席是否会出席峰会的问题时,乐玉成说:“中国正在积极研究这一问题。” 美中联合声明指出:“两国都期待着美国于4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领导人气候峰会。”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还在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上强调,气候变化“不应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其他国家的目标或贸易壁垒的借口。”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燃煤电站仍然是中国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高级气候顾问李硕对双方的联合声明持积极态度。 李硕告诉路透社:“它已经发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即(中国和美国)将在这个具体问题上进行合作。这不是我们在上海会晤之前可以假定的信息。”
在前往上海之前,克里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中国对气候危机的合作反应是“关键的”。 他说:“是的,我们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与中国有很大分歧。但是,气候问题必须独立存在。”
气候科学家强调,各方应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应对,将全球平均温度保持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升高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