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传启(中国科学院)
现代化不仅是世界现象和国际趋势,而且是我国的发展目标和全体人民的共同期望。 它具有普遍的法律和共同的特征,以及民族的特征和多样性。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强大,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到那时,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将得到全面改善,人民的共同富裕将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更加幸福,健康。生活。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现代化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现代化是一种世界现象,代表了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其次,现代化是一种文明进步,需要人类文明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促进人类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学术研究表明,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不仅包括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而且还包括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等。先发国家的现代化通常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相继发展过程。 后发国家可以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叠加发展,大大缩短实现现代化所需的时间。
由于历史传统,实际国情和文化遗产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现代化之路也将展现出民族特色和多样性。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具有现代化的一般特征,而且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实质和中国的国情。 它是人口众多的现代化,是全人类共同繁荣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国家的现代化,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其中,所有人的共同富裕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起来,带领人民实现了共同繁荣。 经过不懈的努力,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上世纪末全面实现了小康水平。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共同繁荣。 我们把扶贫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的扶贫运动。 按照目前的标准,使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区域总体贫困得到了解决,绝对贫困得到了消除。 减轻贫困的艰巨任务取得了全面胜利。 我们坚持在发展中维护和改善民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从2016年到2019年,中国城市新增就业岗位平均每年保持1300万以上的增长速度。 尽管2020年出现了新的冠状肺炎疫情,但中国的就业形势仍然稳定,有1186万个新的城市就业机会; 坚持经济增长。 同时,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收入分配明显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整体教育发展水平已进入世界行列; 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到2020年底,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将分别达到9.99亿,13.6亿和2.17亿。 人口2.68亿;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从2015年到2019年,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将从76.34岁增加到77.3岁。 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消除贫困和改善民生的巨大成就充分表明,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基本特征。 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想法和构想,而且是一项具有重大实际成果的扎实行动。
我们在迈向共同繁荣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发展不足和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并且促进了所有人的共同富裕仍然是一回事。 一项长期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历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民共同富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并朝着这个目标更加努力。” 这为我们在新的旅程中促进所有人的共同繁荣指明了方向。
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准确,全面地贯彻落实新的发展观,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望作为出发点和目标。发展,不断地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 有效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使各项任务与农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使扶贫基础更加稳定,可持续。 坚持把解决“三个农村问题”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振兴道路,使低收入人群不发达地区可以分享发展成果,而不是现代化进程。 落后,赶上。 自觉主动地解决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确保和改善发展中的民生,并就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养老金进行统筹安排,支持儿童,并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和不发达地区倾斜,向有需要的人倾斜,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使发展成果在所有人中越来越平等,并继续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繁荣,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责编:赵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