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型车市场颇有成就的铃木汽车公司于2018年先后退出了昌河铃木和长安铃木的两家合资企业,结束了在中国市场联合生产铃木品牌车型已有25年的历史。 铃木从昌河汽车撤出后,所有原始生产车型均被昌河牌汽车标志取代,该公司也更名为江西志成汽车有限公司。
使用权:
2021年阿里云采购季:购买补贴,充值券和抢先购买
云通信分会场:热门产品低7.2%,短信低至0.034元/条
与出售昌河铃木不同,长安铃木仍保留“长安铃木”的汽车公司名称。在这方面,长安汽车已经解释说可以继续生产和销售长安铃木品牌的汽车,但它不再是合资企业,而是授权使用铃木品牌的方式。
最近,根据媒体报道,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灵耀汽车有限公司。此举也意味着铃木已完全退出国内市场。
据悉,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灵耀汽车有限公司,随后生产欧尚品牌车型。长安铃木在重庆有两家工厂。 第一家工厂的年生产能力为350,000辆汽车和350,000台发动机,第二工厂的设计能力为每年100,000辆汽车。
公开资料显示,铃木成立于1920年,是日本第四大汽车公司。 摩托车的生产始于1952年,汽车的生产始于1955年,主要生产微型汽车。
铃木汽车于1984年首次向中国市场提供技术,同时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汽车公司之一。
但是,当中国的汽车消费继续向大尺寸产品倾斜时,铃木没有及时跟进。 自2012年以来,销售量持续下降,并最终“击败了中国”。
数据显示,2012年长安铃木汽车的销量为170,000辆,同比下降26.42%。 从那以后,除了2014年的销量同比增长外,长安铃木的销量持续下降。 2016年,长安铃木的整体销售额下降至115,300,2017年降至83,900。 到2018年,仅剩34,500人。
值得一提的是,铃木在2012年宣布退出北美市场,并在2018年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在失去了世界第一和第二大单一市场之后,铃木完全压制了其在印度市场的“宝藏”。
但是,铃木在印度市场的生活并不轻松。
财务报告显示铃木汽车2019财年实现营业收入2,151亿日元,同比下降33.7%;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本期纯利润为1,342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4.9%。
铃木汽车公司预测,到2020财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600亿日元,同比下降25.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100亿日元,比上一年度下降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