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中国经常使用大炮将化学物质射入云层
北京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但如果有一天乌云几乎消失并且有太阳出现,则可能意味着北京将举行重要的具有国际意义的政治会议或活动。
中国当局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天气操纵项目,并在12月采取了进一步行动:中央政府宣布了在全国范围内促进人工气候变化工作发展的计划。
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受人工降雨(雪)活动影响的面积增加到550万平方公里,几乎占中国领土的60%。
但是,技术的影响尚不确定,在地区紧张局势下,这一举动引起了印度等邻国的关注。
中国如何控制天气?
中国使用一种称为“播云”的方法,这种方法享誉全球。 这包括将碘化银等物质散布到云中,以试图使它们产生降水,这是一种改变天气的技术。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云播技术经常在干旱地区使用
印度Manipal高等教育学院的气候专家Dhanasree Jayaram对BBC说:“许多国家都在使用这项技术,印度也在使用它。撒哈拉以南非洲和非洲大陆的东北部(也使用这种方法),在干旱问题非常严重的地区和澳大利亚。”
然而,贾亚拉姆说,在其他地方,推广此类措施的规模远小于北京。
博云的历史悠久,起源于1940年代(主要在美国),但其有效性仍然令人怀疑。
北京师范大学的科学家约翰·摩尔(John C. Moore)告诉英国广播公司:“关于其有效性的科学文章很少。”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专家说,中国许多城镇定期进行播云作业,以免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根据摩尔的说法,中国有50,000个城镇定期进行云播种操作,以避免作物受损。 他说:“基本上是为了防止冰雹破坏农作物,因此应在情况变得危险之前从云层中除去雨水。”
但这位科学家说,在中国,博云“一年仅有效一到两个月”。
2020年2月,《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人员散布了地形云-空气被迫爬上山时形成的云。 研究人员发现,播云可以增加降水量,但增幅不到10%。
促进人工气候变化
12月2日,中国国务院发布文件,宣布将促进人工气候变化。 该文件说,该项目将有助于救灾,农业生产,森林和草原火灾以及异常高温和干旱的管理,但有关当局未提供更多细节。
中央提出“发展意见”后,中国部分省份立即采取了后续行动。 例如,西北地区的甘肃省在今年1月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目标,以将无人机作为其战略的中心,并希望在2025年之前建立“国家示范无人机天气改造业务系统”。
据新华社报道,文件发布不到一个月,中国“甘霖一号”天气改良无人机在甘肃省金昌市首次成功飞行。 对这项技术的怀疑并没有阻止中国对该技术进行大量投资,在地缘政治争端愈演愈烈之际,这加剧了邻国的担忧。
(新华社发推文说,中国的“甘霖一号”人造天气改造无人机成功飞行)
贾亚拉姆说:“人们担心的一个问题是,这项技术是否会影响印度的夏季风,这对整个地区也至关重要。但在这一领域,研究并不多。”
专家认为,如果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更好,印度人可能不会注意到这种说法。 然而,两国士兵之间的边界冲突正在等待紧张局势加剧印度的反华情绪。
偷沉淀
国立台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天气影响活动缺乏协调会导致邻国之间“降雨失窃”的指控。
摩尔说,尽管亚洲季风形势更加微妙,但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这些指控。
摩尔解释说:“形成季风的原因之一是青藏高原和印度洋之间的温差。”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国立台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天气影响活动缺乏协调会导致邻国之间“降雨失窃”的指控。
他补充说:“因此,如果按照某些人的计划对青藏高原进行重大改变,我认为这可能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摩尔指的是中国工程师在青藏高原上开展大型人工降雨项目的计划。
“这就像一群牛仔建造者(没有技能的专业人士)模仿马斯克建造宇宙飞船之类的东西。大多数与我合作的中国科学家都对这种方法感到震惊。”
但是贾亚拉姆说,该地区最大的担忧不只是云播种。 关注的焦点还在于,中国将在不咨询其他国家的情况下实施更具雄心的地球工程技术(例如太阳辐射管理或控制)。 )的可能性。 尤其是当两国之间的关系处于低谷时,就像印度目前的局势一样。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最近中印关系紧张
“我不认为这项技术本身令人担心,它可能有用……每个国家都对其自己的领土拥有主权。但是,当您单方面这样做时,问题就来了……例如,如果这项技术能够错,会发生什么?谁来付钱?”
贾亚拉姆说,迫切需要一个全球标准来规范这些行为和可能的冲突,摩尔对此表示赞同。
领导中国地球工程项目的摩尔呼吁在这一领域保持冷静。 他向我们保证:“中国对成为一个好人非常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