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
阿里云“爆炸性特价”主题活动-云服务器低至0.55折96元/年
天猫2021年元旦超级红色信封:2021元,每天3次
1000公里续航里程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近来,续航里程达1000公里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点。 1月15日,GAC Ion发布了一张海报,指出其配备了石墨烯基超快速充电电池的型号可在8分钟内充电80%,NEDC标准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 1月13日,致吉汽车宣布与CATL合作推出首款该车型,该车型配备了“掺硅锂补充电池”,最大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1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了一款150kWh的固态电池,称配备该电池的车型的NEDC电池寿命为1000公里。
尽管新能源汽车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里程数仍然令人担忧,因此续航里程已成为汽车公司推广其新能源产品的卖点。 但是,以当前的动力电池技术,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或8分钟的充电率达到80%,真的可以实现吗?
1月16日,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车百家论坛(2021)上说:“如果有人告诉你,这辆车可以行驶1000公里,可以在几分钟内充满电,这是安全的,而且成本非常高低。以目前的技术,他一定是个骗子。”
欧阳明高认为,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以电池为核心,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电力和氢能为载体,电动汽车为工具的第三次能源革命。 电力是过去一个世纪汽车动力的重大技术变革,而锂离子电池则是过去一个世纪能源利用的重大革命。
欧阳明高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高效热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与现有车型相比,它将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将续航里程损失降低2/3,实现了汽车能效优化的集成技术。 突破性进展是,NEDC工作条件测试中的小型纯电动汽车的能耗接近每100公里10千瓦时。 同时,充电系统的建设和快速充电技术取得突破,在未来的5-10年内,白天15分钟内即可对75%的电量进行充电。
欧阳明高通过研究认为,可再生资源中光伏发电的价格与燃煤发电相当。 分布式能源形成规模; 充电基础设施中的各种充电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兼容,并且该基础设施相对流行以满足电动汽车的需求。 在能源互联网上,V2G主流技术和适合中国国情的主流商业模式形成,业务格式进入了成长期。
“借助各种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全面突破的关键转折点。” 欧阳明高说。
另外,在蔚来汽车发布了150kWh固态电池之后,固态电池成为热门话题。 有观点认为锂离子电池已经达到极限,固态电池可以继承锂离子电池的状态。 但是,由于固体电解质难以轻量化和变薄的问题,以及稀有金属原料的高成本,固态电池仍距离大规模应用还很遥远。
“从当前的实验室结果来看,确实可以证明固态电池的特性,例如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安全性,但是实验室结果与商业产品之间仍然存在一定距离,包括性能,可靠性和可靠性等因素。成本。”新旺达公司副总裁梁锐认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可能要等到2030年,如果进展顺利,则应该在2025年至2030年之间商业化。
兴业证券在研究报告中也认为,目前只能首先使用半固态电池,即将固态电解质添加到液态电解质中,保留先前的电解质和隔膜,并添加固态电解质。 电池的成本是估算的。 将增加100%以上。
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与政策双重驱动阶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长万钢认为,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市场和政策驱动的新阶段。 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在资本市场引起关注。 汽车公司产值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其他领域的跨境投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伟也认为,汽车的电气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汽车,电子信息通信,交通,能源等领域的融合正在加速。 汽车工业正在经历转型升级。 一段战略机遇期变得更强。
“当前对电动汽车充电难度和续航里程短的担忧将在5至8年内成为过去。未来,汽车将造福于社会,并深刻改变人们的数字化,连通性和智能化旅行体验。也是未来竞争的重点。” 中国电动汽车协会100主席陈庆泰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青认为,展望未来,如何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更好地保持畅通的供应链已成为整个行业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 在此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强化链条和补充链条的行动,加快核心技术研究,增加推广和应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深化高层次发展。层次开放合作。
“目前,国内汽车周期更加平稳,市场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汽车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汽车消费管理逐步从购买管理转向使用管理。中国汽车消费将继续增长随着中高收入人群的不断扩大,新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绿色低碳生活得到广泛普及,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的消费将逐步扩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秀说。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认为,2021年将是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第一年。 继续完善电动汽车的安全法规和标准,提高双点价格的可预测性,并建立点池管理机制,仍然需要私家车电气化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双管解决方案有待解决。
此外,普及充电设施建设和加速盈利能力扩展也成为本论坛的讨论重点。 例如,宝马集团董事长利普策建议继续坚决推进重点项目,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认为,新能源汽车迫切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
实现“碳中和”的挑战
随着全球范围内碳排放政策的逐步收紧,“碳中和”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对此,肖亚青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是实现碳中和,碳峰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端杰认为:“从发达国家的一般法律来看,运输业的碳高峰时间往往落后于该国总体碳高峰时间。 因此,交通运输业将从四个方面促进绿色和低碳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低碳货运物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以及道路网的低碳运营。
目前,为响应碳排放政策,包括奥迪和宝马在内的汽车公司已经设定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 例如,宝马集团计划到2023年在全球市场上提供25种电动车型,到2030年,其单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19年减少至少三分之一。
齐普策尔在上述论坛上表示,宝马将全力支持中国实现其“力争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 2021年,宝马集团计划在全球销售10万辆纯电动汽车。” Kiptzer认为,只有当客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充电服务时,电动移动性才能得到成功的推广。
截至2020年底,宝马已在中国市场部署了30万辆公共充电桩。 同时,宝马首个充电光蓄能综合能源示范站已在北京建成并投入使用。
除中国外,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最近也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新目标。
面对韩国政府的2050年碳中和计划,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区总裁李光国表示:“现代计划今年在全球市场上扩大其电动汽车产品阵容。 目标是到2025年推出23款电动汽车。达到100万辆; 到2030年,预计将售出约50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和70万辆氢燃料电池。 到2040年,完全电气化。”
尽管汽车公司已经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但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执行副总裁谢峰认为,与目前的新能源应用相比许多汽车公司倡导的自行车,实现碳减排中和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实现碳排放目标要求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中国提出的“智慧城市”概念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只有当整个城市变得更加智慧时,城市的运营设施才会变得更加环保。 友善,脚踏车的努力以及每个消费者在旅行中的努力都可以真正实现所有碳排放目标。”谢峰认为。
当汽车公司集体“脱碳”时,就会出现问题。 在这方面,肖亚青认为:“以碳峰值和碳中和为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并制定实施汽车行业的技术路线图。 同时,我们将坚决遏制盲目投资,避免低效重复。 施工。”
记者|裴建如段思尧 编辑编辑|孙磊何小涛肖永杜波
校对|孙志成
相关文章:
8分钟内充电80%,续航1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