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管态势延续银保监八天开罚单超200张,罚金近2.52亿_邮储银行

原标题:严监管态势延续银保监八天开罚单超200张,罚金近2.52亿元

开年仅8天,银保监系统开出超过200张罚单,罚金合计近3亿元。严监管态势依然是2021年金融主题。

1月8日晚间,银保监会发布公告,一口气开出21张罚单,对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等七家金融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作出行政决定,估计金额合计1.995亿美元。

七家金融机构中,工商银行被罚款金额最大,高达5470万元;国家开发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列第二,三位,票据金额分别为4880万和4550万元。同时,多家银行的相关责任人员被处以警告违规和相应罚款。

1月9日,工商银行对外表示,相关事项源自2018年银保监会会议开展的专项检查,所涉及的问题均发生在2018年以前。工行已遵循监管要求全部整改完成,造成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银保监会在上述公告中表示,将继续大力整治各种金融乱象,创建风清气正的金融环境,强化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切实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8日,银保监系统今年已披露214张罚单,合计标注金额约2.52亿美元。短短8天,金额金额占2020年的占18.61%。2020年年增长率,银保监会及现有银保监局共披露3520张罚单,合计分配金额约13.54亿美元,罚单数量与金额不断增长,其中13家银行单笔支出金额超过千万元。

从监管力度来看,2020年肯定是“严监管年”,市场多数观点认为2021年这一态势仍将延续。

综合1月8日和去年监管部门公布的罚单信息可以看到,今年开年延续2020年的重大重点,信贷业务依然是重灾区。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银行因信贷业务被罚原因主要包括贷款三查不到位,贷前贷后调查管理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违规分配贷款,虚增存贷,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等。

例如,工商银行存在理财资金投资他行信贷资产收益权或非标资产收益权,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到位等多个违法违规行为,银保监会依法最多罚款5470万元;国家开发银行则违规进行信贷资产拆分转让,隐匿信贷资产质量等24项违规行为,被罚4880万元。

针对银保监会1月8日发布的行政决策决定,除工商银行外,还有2家银行第一时间表态。

1月9日,邮储银行表示,监管机构于2018年制定常规现场检查工作并于近日下达名义结果,将严格限制监管要求;国家开发银行则称,发布监管所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生时间集中在2015年至2018年,目前相关问题已整改合并到位。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发现,2020年银保监系统共开出13张“千万”级罚单,包括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广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襄阳分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北京银行以及交通银行温州分行,合计被罚约6.055亿美元,其中有8家银行违规行为涉及房地产领域。

例如,中信银行因将信贷资金被挪用使用房地产开发公司等19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2020万元;浦发银行因将同业投资资金违规投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等12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2100万元;上海银行因违规向资本金不足,“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发行贷款等23项违规,被罚款1625万元。

监管对房地产贷款的关注已上升到新高度。

2020年12月31日,过渡,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传达出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从严谨的政策预期,促进商业银行信贷投向的优化转型。

2021年1月8日,招联金融首席代表董希淼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出台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同时推动金融资源进一步进入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发展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传导。在金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避免房地产业“虹吸效应”。

去年农商行被罚数量居首

2020年以来,银行业大额罚单频现,显示监管部门对违规违规力度不断加大。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银保监系统共开出3520张罚单中,农商行因在各类银行机构中数量最多,所领取罚单数量也最多。

具体看来,农商行中期共领到1296张罚单,农信社共领到243张罚单,村镇银行共领到273张罚单。

从最高限额观看,过去一年间,农商行累计被罚款2.44亿美元,农信社共计被罚5091百万,村镇银行被罚4509百万,合计被罚3.4百万,占2020年支出的金额25.11%。

显而易见的是,在农商行中,武汉农商行单张票据金额最高,合计937.86万;转换分数最高是秦农农商行,2020年1月至2月,秦农农商行两个月内领到61张罚单合计被罚979百万,罚单数量以及标注金额均具农商行之首。

除农商银行外,2020年全年六大行共领到812张罚单,城商行共领到464张罚单,股份制银行共领到369张罚单,被罚金额分别为3.61兆,1.83兆和4.44亿。

从季度强度来看,2020年预期呈现逐步增强的态势。第一季度银保监系统共开出罚单835张,兑换金额2.32亿;第二季度罚单数量和金额均由所下降,银保监管系统共罚单727张,累积拨款金额达到1.89亿美元;至第三季度,监管汇率力度不断提高,金额达到达到高点6.02亿美元,罚单数量839张;到四季度,监管力度更严格,银保监系统共开出罚单1119张,累计金额达到3.32亿美元。

据新浪金融研究院统计,2019年,银保监系统共向银行业机构和个人开出罚单3160张,平均每天开出近10张罚单,累计罚没金额接近9.92兆。2020年罚单数,实际上较2019年增长11.39%,名义金额增长36.49%,呈现罚单数目与票据金额双升的局面。

2020年“千万”罚单频现

此外,2020年银保监会会披露的13张银行业百万等级罚单中,民生银行与浙商银行票据金额双双破亿,刷新2020年度最大额罚单记录。

据银保监罚决字〔2020〕43号文件显示,民生银行因涉及为“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等30项违法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处所以没收违法所得296.47万元,罚款10486.47万元,合计10782.94万元的行政决定。

此外,银保监会还对民生银行8名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注5百万美元的行政罚款,包括6名分行行长和2名授信评估部负责人。

2020年9月4日,民生银行曾回应,在收到银保监会2017年风险管理及内控实质现场检查的意见书后,民生银行高度重视,及时研究部署整改工作。针对检查意见书中提出的问题,民生银行已完成大部分问题的整改,其他问题正在积极整改中。

据银保监罚决字〔2020〕16号文件显示,浙商银行因涉及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委员会审批等31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处以以10120万元的行政罚款,最多7名浙商银行责任人给予警告或处罚款30万。

2020年银行业千万元等级罚单
银行 票据金额(万元) 涉案原因 做出贡献日期
民生银行 10486.47 为“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等30项违法违规行为 7月14日
浙商银行 10120.00 关联交易法定关联交易委员会审批等31项违法违规事实 7月13日
广发银行 8771.53 向关系人释放信用贷款等21项违法违规事实 6月29日
农业银行 5260.30 向关系人释放信用贷款等24项业务违规 7月13日
中国银行 5050.00 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风险事件 12月1日
北京银行 3940.00 对外销售虚假金融产品等11项违法违规行为 12月30日
建设银行 3920.00 内控管理不到位等8项违法违规行为 7月13日
工商银行襄阳分行 3050.00 违规出具承诺函等4项违法违规行为 9月7日
交通银行温州分行 2820.00 内控管理严重缺失,客户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虚拟假抵押贷款 11月3日
浦发银行 2100.00 同业投资资金违规条例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等12项违法违规行为 8月10日
中信银行 2020.00 信贷资金被挪用使用灌注房地产开发公司等19项违法违规行为 2月20日
上海银行 1625.00 违规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等23项违规行为 8月14日
兴业银行 1382.44 为无证机构提供过渡清算服务等5项违法违规行为 8月31日

2020年9月4日,浙商银行对亿万罚单作出回应,2017年原银监兑换浙商银行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现场检查,这是浙商银行自成立以来接受最全面的系统检查。行政争议涉及问题已整改完毕,客户权益未受到干扰,经营管理一切正常。

时代周报记者还发现,罚款金额排名第三的广发银行同样做出类似回应。

面对8000万亿美元的罚单,广发银行回应表示,监管机构于2017年在我行开展检查后做出的后续替代。监管信息公开表中指出事项主要是中国人寿入主广发银行之前发生的业务。总体而言,广发银行计划经营管理工作健康向好。

这项,法询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表示,2020年的整体罚单数量和罚单总金额都超2019年,这和过去几年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双罚比例有所增加,罚​​单进入2021年,银行经营环境明显改善,转变的宏观审慎结合银保监会的微观审慎管理,将继续发挥出色的监管力度,仍将保持高压态势。

严监管态势延续银保监八天开罚单超200张,罚金近2.52亿

2021-01-10 00:13:06

时代周报记者:夏子轩

开年仅8天,银保监系统开出超过200张罚单,罚金合计近3亿元。严监管态势依然是2021年金融主题。

1月8日晚间,银保监会发布公告,一口气开出21张罚单,对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等七家金融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作出行政决定,估计金额合计1.995亿美元。

七家金融机构中,工商银行被罚款金额最大,高达5470万元;国家开发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列第二,三位,票据金额分别为4880万和4550万元。同时,多家银行的相关责任人员被处以警告违规和相应罚款。

1月9日,工商银行对外表示,相关事项源自2018年银保监会会议开展的专项检查,所涉及的问题均发生在2018年以前。工行已遵循监管要求全部整改完成,造成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银保监会在上述公告中表示,将继续大力整治各种金融乱象,创建风清气正的金融环境,强化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切实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8日,银保监系统今年已披露214张罚单,合计标注金额约2.52亿美元。短短8天,金额金额占2020年的占18.61%。2020年年增长率,银保监会及现有银保监局共披露3520张罚单,合计分配金额约13.54亿美元,罚单数量与金额不断增长,其中13家银行单笔支出金额超过千万元。

从监管力度来看,2020年肯定是“严监管年”,市场多数观点认为2021年这一态势仍将延续。

核心重灾区依然是信贷

综合1月8日和去年监管部门公布的罚单信息可以看到,今年开年延续2020年的重大重点,信贷业务依然是重灾区。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银行因信贷业务被罚原因主要包括贷款三查不到位,贷前贷后调查管理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违规分配贷款,虚增存贷,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等。

例如,工商银行存在理财资金投资他行信贷资产收益权或非标资产收益权,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到位等多个违法违规行为,银保监会依法最多罚款5470万元;国家开发银行则违规进行信贷资产拆分转让,隐匿信贷资产质量等24项违规行为,被罚4880万元。

针对银保监会1月8日发布的行政决策决定,除工商银行外,还有2家银行第一时间表态。

1月9日,邮储银行表示,监管机构于2018年制定常规现场检查工作并于近日下达法定结果,将严格限制监管要求;国家开发银行则称,发布监管所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生时间集中在2015年至2018年,目前相关问题已整改合并到位。

银行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仍是监管重点关注领域。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发现,2020年银保监系统共开出13张“千万”级罚单,包括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广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襄阳分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北京银行以及交通银行温州分行,合计被罚约6.055亿美元,其中有8家银行违规行为涉及房地产领域。

例如,中信银行因将信贷资金被挪用使用房地产开发公司等19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2020万元;浦发银行因将同业投资资金违规投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等12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2100万元;上海银行因违规向资本金不足,“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发行贷款等23项违规,被罚款1625万元。

监管对房地产贷款的关注已上升到新高度。

2020年12月31日,过渡,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传达出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从严谨的政策预期,促进商业银行信贷投向的优化转型。

2021年1月8日,招联金融首席代表董希淼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出台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同时推动金融资源进一步进入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发展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传导。在金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避免房地产业“虹吸效应”。

去年农商行被罚数量居首

2020年以来,银行业大额罚单频现,显示监管部门对违规违规力度不断加大。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银保监系统共开出3520张罚单中,农商行因在各类银行机构中数量最多,所领取罚单数量也最多。

具体看来,农商行中期共领到1296张罚单,农信社共领到243张罚单,村镇银行共领到273张罚单。

从最高限额观看,过去一年间,农商行累计被罚款2.44亿美元,农信社共计被罚5091百万,村镇银行被罚4509百万,合计被罚3.4百万,占2020年支出的金额25.11%。

显而易见的是,在农商行中,武汉农商行单张票据金额最高,合计937.86万;转换分数最高是秦农农商行,2020年1月至2月,秦农农商行两个月内领到61张罚单合计被罚979百万,罚单数量以及标注金额均具农商行之首。

除农商银行外,2020年全年六大行共领到812张罚单,城商行共领到464张罚单,股份制银行共领到369张罚单,被罚金额分别为3.61兆,1.83兆和4.44亿。

从季度强度来看,2020年预期呈现逐步增强的态势。第一季度银保监系统共开出罚单835张,兑换金额2.32亿;第二季度罚单数量和金额均由所下降,银保监管系统共罚单727张,累积拨款金额达到1.89亿美元;至第三季度,监管汇率力度不断提高,金额达到达到高点6.02亿美元,罚单数量839张;到四季度,监管力度更严格,银保监系统共开出罚单1119张,累计金额达到3.32亿美元。

据新浪金融研究院统计,2019年,银保监系统共向银行业机构和个人开出罚单3160张,平均每天开出近10张罚单,累计罚没金额接近9.92兆。2020年罚单数,实际上较2019年增长11.39%,名义金额增长36.49%,呈现罚单数目与票据金额双升的局面。

2020年“千万”罚单频现

此外,2020年银保监会会披露的13张银行业百万等级罚单中,民生银行与浙商银行票据金额双双破亿,刷新2020年度最大额罚单记录。

据银保监罚决字〔2020〕43号文件显示,民生银行因涉及为“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等30项违法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处所以没收违法所得296.47万元,罚款10486.47万元,合计10782.94万元的行政决定。

此外,银保监会还对民生银行8名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注5百万美元的行政罚款,包括6名分行行长和2名授信评估部负责人。

2020年9月4日,民生银行曾回应,在收到银保监会2017年风险管理及内控实质现场检查的意见书后,民生银行高度重视,及时研究部署整改工作。针对检查意见书中提出的问题,民生银行已完成大部分问题的整改,其他问题正在积极整改中。

据银保监罚决字〔2020〕16号文件显示,浙商银行因涉及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委员会审批等31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处以以10120万元的行政罚款,最多7名浙商银行责任人给予警告或处罚款30万。

2020年银行业千万元等级罚单
银行 票据金额(万元) 涉案原因 做出贡献日期
民生银行 10486.47 为“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等30项违法违规行为 7月14日
浙商银行 10120.00 关联交易法定关联交易委员会审批等31项违法违规事实 7月13日
广发银行 8771.53 向关系人释放信用贷款等21项违法违规事实 6月29日
农业银行 5260.30 向关系人释放信用贷款等24项业务违规 7月13日
中国银行 5050.00 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风险事件 12月1日
北京银行 3940.00 对外销售虚假金融产品等11项违法违规行为 12月30日
建设银行 3920.00 内控管理不到位等8项违法违规行为 7月13日
工商银行襄阳分行 3050.00 违规出具承诺函等4项违法违规行为 9月7日
交通银行温州分行 2820.00 内控管理严重缺失,客户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虚拟假抵押贷款 11月3日
浦发银行 2100.00 同业投资资金违规条例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等12项违法违规行为 8月10日
中信银行 2020.00 信贷资金被挪用使用灌注房地产开发公司等19项违法违规行为 2月20日
上海银行 1625.00 违规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等23项违规行为 8月14日
兴业银行 1382.44 为无证机构提供过渡清算服务等5项违法违规行为 8月31日

2020年9月4日,浙商银行对亿元罚单作出回应,2017年原银监兑换浙商银行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现场检查,这是浙商银行自成立以来接受最全面的系统检查。行政争议涉及问题已整改完毕,客户权益未受到干扰,经营管理一切正常。

时代周报记者还发现,罚款金额排名第三的广发银行同样做出类似回应。

面对8000万亿美元的罚单,广发银行回应表示,监管机构于2017年在我行开展检查后做出的后续替代。监管信息公开表中指出事项主要是中国人寿入主广发银行之前发生的业务。总体而言,广发银行计划经营管理工作健康向好。

这项,法询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表示,2020年的整体罚单数量和罚单总金额都超2019年,这和过去几年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双罚比例有所增加,罚​​单进入2021年,银行经营环境明显改善,转变的宏观审慎结合银保监会的微观审慎管理,将继续发挥出色的监管力度,仍将保持高压态势。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附带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除转载外,替换时代在线版权,​​声明的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Source